展覽導賞|咫尺之內,開始之前:隨意門及其他足跡

《咫尺之內,開始之前:隨意門及其他足跡》源於亞洲藝術文獻庫自2014年起對已故香港藝術家夏碧泉(1925–2009)個人文獻資料庫的研究。夏爺是自學成才的雕塑家和版畫家,離世後遺下一個龐大的文獻資料庫:他的「思考工作室」。他收集展覽印刷品,又製作底片、相辦和相簿,一一記錄自己由1960年代至2000年代參觀過的所有展覽。他亦收集圖文雜誌等其他印刷物,這些書刊成為了他創作拼貼書本的材料。身為自學的創作者,夏爺涉獵廣闊,他的藝術和視覺文化藏書遠超香港的地理界限。他獨特的收集、組織和重組材料的方法,亦模糊了紀錄和藝術品的類別分野。

這個展覽揭示夏碧泉檔案的創造力,表現它怎樣滋養藝術家的創作,以及塑造和改變我們對香港歷史和香港藝術的理解。展覽由十個「場景」組成,其中五個展示藝術家的委約作品,包括Banu Cennetoğlu(伊斯坦堡)、關尚智(香港)、林穎詩(香港)、Walid Raad(貝魯特/紐約)和Raqs Media Collective(新德里)。部分藝術家在過去一年展覽籌備期間開始接觸夏碧泉檔案,其他則與亞洲藝術文獻庫聯繫多年。各人帶着自己與夏碧泉檔案相惜的故事開始創作,創造出回應夏碧泉文獻收集實踐和藝術創作的作品,也反映了亞洲藝術文獻庫將檔案開放給藝術界和大眾的努力。其餘五個場景則以新角度表述文獻資料和歷史物事,為過去半世紀的香港藝術生態寫下更豐富的敘述,揭示香港不易瞥見的文化世界。

每個場景都是一套精心組合的圖像、物件和故事,挑戰我們對比例、對自我、對歷史的理解。想像這些場景都是隨意門,打開它,咫尺之內可達他方,甚至違反時空定律,同時遊歷多個地方。它們踰越地理、情感和時代的邊界,容讓及時或不合時的相遇一一發生;無論是因藝術創作、學術研究或策劃展覽而接觸檔案庫,其併發出的知識均在並置呈現。迥然不同的背景和材料,衍生出各異的藝術想像和研究,十個場景同時是一個處境:東西互相碰撞、介入、重新詮釋。

《咫尺之內,開始之前:隨意門及其他足跡》為亞洲藝術文獻庫二十周年慶典活動之一,由黃湲婷策展,並由潘蔚然、周約雅、大館當代美術館及文獻庫團隊提供製作支援。

 

關於藝術家

Banu Cennetoğlu 是駐伊斯坦堡的藝術家,其創作結合收集和檔案整理的方法,探討知識生產、分類和發布中的政治。她曾於多個藝術機構舉行個展,包括德國杜塞爾多夫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藝術品珍藏館位於Ständehaus之K21展館(2019) 、紐約SculptureCenter(2019)、倫敦 Chisenhale Gallery(2018)。Cennetoğlu是駐伊斯坦堡藝術家自營空間BAS的創始人,專注收集藝術家書籍和印刷品。她是2019年亞洲藝術文獻庫的駐場藝術家。

夏碧泉(1925–2009)是香港藝術家,擅於創作版畫、雕塑和拼貼書本,同時是多產的攝影師。他的版畫和雕塑作品曾公開展覽,而大部分的相片和所有的拼貼書本均為私人創作。夏氏1925年生於廣東,1957年經澳門移居香港。他未經任何學術訓練,以收集印刷品和拍攝展覽來滿足對藝術的好奇。夏氏離世後遺下一個龐大的藝術史檔案,其文獻資料包括對香港文化歷史至關重要的材料。他收集的文獻資料將一直影響香港藝術史書寫。

關尚智是香港藝術家,其跨界創作不斷反思和批判個人與資本和權力機構之間的關係。其作品涉獵多種媒介,包括錄像、裝置和行為藝術,主題包括探索障礙的概念。 2008年的《請香港藝術館幫忙借「鐵馬」圍欄:我想收藏香港所有「鐵馬」圍欄在這兒》是他這次參展作品的源起。

林穎詩是香港錄像藝術家,兼任博物館教育工作。林氏的影像敘事組合不同的景象和情況而成,材料多出自偶然的遭遇,但也包括預想和操縱的介入。她的2019年近作《步行練習》,將鏡頭固定在一個打圈行走的人之上,當人逆時針方向走動的同時,林氏的相機順時針方向移動。結果,人不斷向前走,人的影像卻停留在屏幕上同一位置。她認為造像是創造一個處境,讓觀眾獲得觀看的體驗,與鏡頭捕捉之物進行對話,並從中產生新的意義。林氏將目光投向城市中的風景,把日常觀察轉化成錄像,而這些錄像往往表現出觀看行為的洞察力和反思。是次展覽是林氏與亞洲藝術文獻庫的首次合作。

Raqs Media Collective (Monica Narula、Jeebesh Bagchi及Shuddhabrata Sengupta) 是駐印度新德里的藝術家團體,其創作形式多元,包括物品、字典、電影、出版物、聚會、策展和表演講堂不等。Raqs長期與藝術及媒體工作者、建築師、劇場導演、城市研究者、學者和其他公共知識分子合作。2009年,Raqs Media Collective成為亞洲藝術文獻庫第一個國際駐場藝術家。後於2016年,當Raqs擔任《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何不再問》的主策展人時,他們將夏碧泉檔案收錄在雙年展中。

Walid Raad是一位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迄今重要作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著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Walid Raad是______的成員(______,www.______.org),目前於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和工作。Raad在2014年於亞洲________擔任駐場藝術家,其時_______________ 夏碧泉的________。他也是______15周年______《15份邀請》的________。

  

建築
SKY & YUTAKA

設計
MAJO

翻譯
陳穎華

特別鳴謝
夏碧泉家人;所有參展藝術家;周耀輝、王嘉儀、PageNEXT;郭清夷、施姍姍、朱凱丁、羅康詠、張欣怡;香港藝術館︰莫家詠(總館長)、俞俏(現代及香港藝術館長)、胡倩雯(現代藝術一級助理館長)、蔡惠鈞(現代藝術二級助理館長)、黎業佳(現代及香港藝術(文物修復)一級助理館長)、何綺雯(現代藝術(文物修復)二級助理館長);黃肇邦、麥智坤;吳子昆、Studio Raqs :Aarushi Surana、Shamsher Ali、Akhilesh Kumar;林繁盛、廖師傅;葉建邦、蔡鎧棋、黃納新、蟻穎琳、陳惠立、何慶基、盧燕珊、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Esen Karol、Gurbetelli Ersöz、Jill Magid、Paul B. Preciado、Narcissister、Nurdan Gürbilek、Victoria Holbrook;發哥;蔡嘉宏;鄭秀慧;Jerome Reyes;謝藍天、Shveta Sarda、Hammad Nasar、朱珮瑿;陳建濃、薛皓澄、黃綺雯、傅習培、黃君婷、Ka Chun Leung、黃嘉俊、梁寶山、李嘉傑、楊天平及陳怡君

 

合辦

展覽主要研究贊助




夏碧泉檔案贊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 (2014–15)、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2016–19)、WYNG Foundation (2019–20)、華懋集團 (2020–21)

相關內容

From Exhibition Documentation Album of 'Henry Moore Exhibition of Sculptures and Drawings'
Ha Bik Chuen Archive 夏碧泉檔案
館藏

Ha Bik Chuen Archive 夏碧泉檔案

Talkover_2007_list
回到未來時:當代藝術與香港回歸
LIKE A FEVER | 札記

回到未來時:當代藝術與香港回歸

陳建濃、黃湲婷、李嘉傑

selfPortrait_HBC_list
關於夏碧泉:收集與拼貼
LIKE A FEVER | 文章

關於夏碧泉:收集與拼貼

陳立

Publication
銷魂、失措、紛擾不安
活動

銷魂、失措、紛擾不安

2021年6月15日至17日

Thumbnail
夏碧泉檔案的創意探索
活動 | 教學實驗室

夏碧泉檔案的創意探索

2021年5月22日及6月5日

THUMBNAIL_with logo-05
留念
活動 | 夏碧泉文獻庫項目

留念

2021年4月30日至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