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亞洲當代」 ─ 拼湊印度及韓國的「亞洲現代」路線圖

由悉尼大學亞洲藝術史系教授姜苦樂主講的講座。

《拼湊亞洲》結合刊物、展覽及多項公眾活動,將於本月持續開展。5月22日,姜苦樂教授會在文獻庫舉辦講座,追尋「當代」這一概念啓明於印度與韓國藝術的時刻。

「拼湊亞洲」原為亞洲藝術文獻庫刊物《搜記》第三期的主題,《搜記》內容跨越國界、歷史、政治、經濟體系,從多角度探索亞洲真貌。《搜記:拼湊亞洲》以田野筆記方式,把藝術作品、電郵對談、文學摘錄、電影情節、剪報、漫畫、影片、展覽評論、音樂、文獻照片等交織穿插,跟讀者分享當下影響亞洲藝術文獻庫塑造亞洲概念的思辨、線索及熱點 (借用地理學的用語)。

講座揭示亞洲兩個不同地區的「當代」藝術發展,探究它與過往的「現代」經驗的依存或因果關係。當代藝術通過不同形式問世,包括連續階段或同步模式,採用地方先於時間的考量,構成歐美大陸以外的現代及當代藝術的因果序列。

兩道軌跡標誌著從「現代」到「當代」的轉變。姜苦樂參考Paniker的概略以及Park Seobol的標記功能,從鮮明而抽象的「國家」視覺比喻,或「我們的」視覺價值檢視這一轉變。

姜苦樂同時審視第二項重大轉變,從神話概念的衍生過渡到一連串神話主題比喻的創作,夾雜斷斷續續的即興敘述。

姜苦樂為悉尼大學亞洲藝術史系榮休教授,其著作《亞洲現代性︰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中國與泰國藝術》(Asian Modernities: Chinese and Thai Art in the 1980s and 1990s)(悉尼︰Power Publications,2010)贏得澳紐藝術協會2011年度最佳藝術書籍大獎。他最近期的著作為《日本藝術現代性》(Modernities of Japanese Art)(萊頓︰博睿學術出版社,2013)。姜苦樂現正為上下兩冊的《亞洲現代:1850年代至1990年代》(The Asian Modern, 1850s – 1990s)進行研究。

《拼湊亞洲》為刊物、展覽及活動系列,跨越國界、歷史、政治、經濟體系,直面貫穿時間、場域和地理的糾葛與連繫,從多角度探索亞洲真貌。

相關內容

Mapping Asia
Mapping Asia
參考書

Mapping Asia

2014